乐府杂曲鼓吹铙歌

曲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驲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氏:指边疆的少数民族部落。
  • 别绝:隔绝。
  • 臣外区:指边远地区。
  • :依赖,依靠。
  • 烈烈:形容威武。
  • 熊螭:熊和螭,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战士。
  • 龙旂:龙旗,古代帝王的旗帜。
  • 驲骑:驿站的骑兵。
  • 坤隅:大地的边缘。
  • 贲育:古代传说中的勇士。
  • 一扫:彻底清除。
  • 际天极:与天相接。
  • :平定。
  • 长缨:长绳,比喻权力。
  • 伏囚拘:被囚禁。
  •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
  • 南面:古代君王坐北朝南,表示尊贵。
  • 夷狄: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称呼。
  • 天可汗: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君主。
  • 兵戎:战争。
  • 性与躯:生命与身体。

翻译

曲氏部族雄踞西北,与中原隔绝。他们依赖边远和险要的地形,放纵傲慢,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威武的王者之师,如同熊和螭一样勇猛。龙旗在海浪般的战场上翻飞,驿站的骑兵在大地的边缘奔驰。勇士们如同贲育一般,一举将敌人彻底清除。平沙与天际相接,只见黄云滚滚。臣子平定了边疆,智勇之士被囚禁。文皇坐北朝南,边疆的夷狄纷纷前来朝拜。他们都称颂天子神明,自古以来无人能比。献上尊号“天可汗”,以保护我们的国都。战争不再发生,各自保全生命与身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服与统治,展现了唐朝的强大与威严。诗中通过对比曲氏部族的傲慢与唐朝军队的威武,突出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智慧。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唐朝对边疆民族的宽容与保护,表达了和平共处的愿望。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展现了柳宗元作为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