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
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晏起:晚起。
- 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 主簿:古代官名,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为掾史之首。
- 井屋:指村落,因井和屋为村落的主要特征。
- 四体:四肢。
- 束带:整饰衣冠,表示恭敬。
- 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后也指书信。
- 中林:林野。
- 明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翻译
农家已经开始耕作,清晨的炊烟从井屋升起。 园林中鸟儿欢快地鸣叫,我闲居于此,依然独自安眠。 不知不觉中,早晨已过,我起身仰望青天。 四肢舒展开来,心情也感到愉悦。 回到茅檐下,对着酒思念几位贤人。 整理衣冠,处理官府事务,文书堆积在眼前。 回想起在中林的赏玩,遍览山川美景。 虽然不遇政治清明的时代,但愿能以道义自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人通过对清晨田园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对酒思数贤”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结尾的“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反映了诗人虽处乱世,但仍希望能坚守道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韦应物诗歌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