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杂歌三首

汉天子,观风自南国。浮舟大江屹不前,蛟龙索斗风波黑。 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愕然观者千万众,举麾齐呼一矢中。 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鼓鼙馀响数日在,天吴深入鱼鳖惊。 左有佽飞落霜翮,右有孤儿贯犀革。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 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猎书犹陈。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弯弧:拉开弓。
  • 叱浪:喝退波浪。
  • 举麾:举起指挥旗。
  • 一矢中:一箭射中。
  • 舳舻:船只。
  • 鼓鼙: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 天吴: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 佽飞:古代勇士名。
  • 贯犀革:穿透犀牛皮。
  • 临深:面临深渊。
  • 射蛟:射杀蛟龙。
  • 示威:展示威力。
  • 诸侯魄:诸侯的胆魄。
  • 平田校猎:在平坦的田野上进行狩猎。
  • 从臣:随从的臣子。
  • 振千古:震动千古。

翻译

汉朝的天子,巡视风俗自南方国度开始。乘舟在大江中屹立不前,蛟龙在风波中激烈争斗,使得水面一片漆黑。 正值壮年的汉武帝,拥有雄武之才,他拉开弓,喝退波浪,连山都为之开裂。惊讶的观众成千上万,他举起指挥旗,众人齐声呼喊,一箭射中目标。 死去的蛟龙浮出水面,不再有灵性,千里江水变得清澈。鼓声和鼙声的余响持续数日,水神天吴深入水中,鱼鳖为之惊慌。 左有勇士佽飞,右有孤儿能穿透犀牛皮。为何要亲自面临深渊射杀蛟龙,是为了展示威力,夺取诸侯的胆魄。 威力令人畏惧,皇帝值得尊敬,平坦的田野上狩猎的记录依然留存。此时随从的臣子为何不发言,只有威名震动千古,你不见后世尊称他为“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的英勇形象和其巡视南国的壮举。通过“弯弧叱浪连山开”等句,展现了汉武帝的雄武之才和超凡的武力。诗中“示威以夺诸侯魄”一句,强调了汉武帝的威严和统治力,以及他对诸侯的震慑作用。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汉武帝的英明神武和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