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衔泥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 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杏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 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喽喽(lóu lóu):形容鸟鸣声。
  • 涎涎(xián xián):形容尾巴的摆动。
  • 解决:这里指飞得高远。
  • :经营,这里指筑巢。
  • 杏梁:指华美的屋梁。
  • (zǔ):古代祭祀时盛肉的器具,这里指被宰杀。
  • 华屋:华美的房屋。

翻译

衔泥的燕子,鸣叫声喽喽。尾巴摆动涎涎,秋天离去何处归?春天再来又相见,难道不是为了高飞入碧云之中吗? 为何要在地上衔泥,虽然衔泥看似卑微,但燕子却有意筑巢。在华美的杏梁上,朝日之下巢穴即将完成。 看不见其他鸟儿因畏惧人类而在林野中宿息。它们反而遭到网罗,被宰杀食肉。不如像燕子那样,衔泥进入华美的屋内。 燕子衔泥,百鸟的智慧无法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燕子与其他鸟类的行为,赞美了燕子勤劳、智慧的特质。燕子虽然衔泥筑巢看似卑微,但其行为却充满了智慧和远见,选择在人类的居所附近筑巢,既安全又舒适。而其他鸟类则因畏惧人类而选择在林野中宿息,反而容易遭到捕杀。诗中“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一句,直接点明了燕子的智慧远超其他鸟类,表达了诗人对燕子勤劳、智慧的赞美之情。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