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类:万物。
- 禀天和:接受自然的调和。
- 讹:错误,不正。
- 佗:他人。
- 济物:帮助其他生物。
- 害物:伤害其他生物。
翻译
万物都有其本性,各自都接受着自然的调和。 蚕的身体和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为何如此不正。 蚕的身体不是为了自己,你的身体也不是为了他人。 蚕丝用来制作衣裳,你的丝却用来编织网罗。 帮助其他生物几乎没有功劳,伤害其他生物却日益增多。 虽然百虫对你深感恨意,但又能将你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蚕和蜘蛛的对比,揭示了不同生物本性的差异。诗人孟郊以蚕的奉献与蜘蛛的自私相对照,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物行为的深刻观察和道德评价。诗中,“蚕身不为己,汝身不为佗”一句,突出了蚕的无私与蜘蛛的自利,而“济物几无功,害物日已多”则进一步批判了蜘蛛的行为。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伦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