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 心闲同海鸟,日夕恋山村。 屡枉琼瑶赠,如今道术存。 远峰时振策,春雨耐香源。 复有故人在,宁闻庐鹊喧。 青青草色绿,终是待王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性:指不受拘束的本性。
  • 难驯狎:难以亲近和驯服。
  • 荒郊:荒凉的郊外。
  • 闭门:关闭门户,指隐居。
  • 心闲:心情宁静。
  • 海鸟: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日夕:日夜。
  • 山村:山中的村庄。
  • 屡枉:多次。
  • 琼瑶: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或礼物。
  • 道术:指学问或技艺。
  • 振策:挥动鞭子,比喻奋发前进。
  • 香源:芳香的源头,比喻美好的事物。
  • 故人:老朋友。
  • 宁闻:岂能听到。
  • 庐鹊喧:指家中的喜鹊喧闹,比喻家中的欢乐气氛。
  • 青青:形容草色鲜绿。
  • 王孙:贵族子弟,这里泛指尊贵的人。

翻译

我这野性难驯,难以亲近,独自隐居在荒凉的郊外,关闭门户。心情宁静如同海鸟,日夜依恋着山中的村庄。你多次赠我美好的诗文,如今你的学问和技艺依然存在。远处的山峰时常激励我奋发前进,春雨滋润着芳香的源头。还有老朋友在,岂能听到家中的喜鹊喧闹。草色鲜绿,终究是在等待尊贵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皇甫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描绘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隐居的环境,而“心闲同海鸟,日夕恋山村”则进一步以海鸟和山村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依恋。后文通过对友人赠诗和自身追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