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

· 孟郊
入深得奇趣,升险为良跻。 搜胜有闻见,逃俗无踪蹊。 穴流恣回转,窍景忘东西。 戆兽鲜猜惧,罗人巧罝罤。 幽驰异处所,忍虑多端倪。 虚获我何饱,实归彼非迷。 斯文浪云洁,此旨谁得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淙:指山间溪流中的石头。
  • 奇趣:奇特的趣味。
  • 升险:攀登险峻之地。
  • 良跻:好的攀登。
  • 搜胜:寻找美景。
  • 逃俗:远离尘世。
  • 无踪蹊:没有踪迹。
  • 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 恣回转:自由地回旋。
  • 窍景:洞穴中的景色。
  • 忘东西:迷失方向。
  • 戆兽:愚笨的野兽。
  • 鲜猜惧:很少有猜疑和恐惧。
  • 罗人:捕鸟的人。
  • 巧罝罤:巧妙地设置捕鸟网。
  • 幽驰:在幽暗中奔跑。
  • 异处所:不同的地方。
  • 忍虑:忍受忧虑。
  • 多端倪:多种迹象。
  • 虚获:空得。
  • 实归:实际的归宿。
  • 彼非迷:那并非迷惑。
  • 斯文:这种文雅。
  • 浪云洁:空说清洁。
  • 此旨:这个意义。
  • 谁得齐:谁能达到。

翻译

深入山林,我发现了奇特的趣味,攀登险峻之地,我找到了好的攀登方式。我寻找美景,远离尘世,却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洞穴中的水流自由地回旋,洞穴中的景色让我迷失了方向。愚笨的野兽很少有猜疑和恐惧,捕鸟的人巧妙地设置了捕鸟网。我在幽暗中奔跑,到达不同的地方,忍受着忧虑,看到了多种迹象。我空得了很多,实际的归宿并非迷惑。这种文雅只是空说清洁,这个意义谁能达到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探险经历,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的差异,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和对自然奇趣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穴流恣回转”、“戆兽鲜猜惧”等,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野性的纯真。结尾的“斯文浪云洁,此旨谁得齐”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