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精舍南池作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慈恩精舍:指慈恩寺内的僧舍。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 石发:指水边岩石上生长的藻类。
  • 紫房:指紫色的果实。
  • 扣槛:敲打门槛。
  • 灵龟:传说中的神龟。
  • 浥浥(yì yì):湿润的样子。
  • 馥馥(fù fù):香气浓郁。
  • 幽襟:指隐居者的心境。
  • 积喧:指积聚的喧嚣。
  • 耽玩:沉溺于游玩。
  • 景驰:时光飞逝。
  • 趋府:前往官府。

翻译

清幽的景致并不遥远,炎热的气息仿佛被遗留。 重重门扉间布满了绿荫,荷花盛满了广阔的池塘。 石头发散着清澈的光泽,林中的光线在水中荡起涟漪。 沿着山崖采摘紫色的果实,敲打门槛聚集起神龟。 湿润的露气弥漫,浓郁的香气披拂着幽静的心境。 积聚的喧嚣让人欢喜于物外的广阔,沉溺于游玩中感觉时光飞逝。 明早又将前往官府,幽静的赏玩应当反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慈恩精舍南池的清幽景致,通过对比炎热的气息与清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沉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绿荫、荷花、石发、林光等,构建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露气、香气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幽静心境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官府生活的反思,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清新脱俗。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