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还。 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 朝朝待诏青锁闱,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世人仰望栖此地,生独徘徊意何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春风饮饯灞陵原,莫厌归来朝市喧。不见东方朔,避世从容金马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握珠:比喻珍视人才。
  • 匣玉:比喻珍藏的宝物。
  • 明皇:指唐明皇,即唐玄宗。
  • 羽猎赋:古代文学作品,描述狩猎场景。
  • 兰台职: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国史。
  • 汉箧:汉代的书箱。
  • 亡书:失传的书籍。
  • 嵩丘:嵩山,五岳之一。
  • 青锁闱:指宫廷中的重要部门。
  • 万年之树:比喻长寿或永恒。
  • 蓬莱池:神话中的仙境。
  • :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星岁改:指时间的流逝。
  • 藏书壁:藏书的墙壁。
  • 洗药泉:清洗药材的泉水。
  • 灞陵原: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 朝市喧:指朝廷和市场的喧嚣。
  • 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机智著称。
  • 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也指隐居之地。

翻译

珍视的人才不会轻易回归泉源,珍藏的宝玉也不会轻易归还山林。唐明皇重视士人也是如此,突然奇怪褚生为何要返回。 他刚刚完成了描述狩猎场景的赋文,还未接受兰台的官职。汉代的书箱中失传的书籍已经暗中流传,嵩山的遗留文献还能被识别。 每天都在宫廷的重要部门等待诏令,那里有象征长寿的树木和神话中的蓬莱池。世人仰望并渴望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为何你却独自徘徊,心意不定。 故乡的山可以前往,薇草可以采摘,自从人间岁月流转,星辰变换。藏书的墙壁已被苔藓半侵,洗药的泉水中月亮依旧。 春风中在灞陵原为你饯行,不要厌倦归来后朝廷和市场的喧嚣。不见东方朔,选择在金马门从容避世。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褚校书归故乡的作品,通过对比宫廷的繁华与故乡的宁静,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祝福。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等,形象地描绘了人才和宝物的珍贵。同时,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述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选择归隐的理解与支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