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哀

· 孟郊
峡棱剸日月,日月多摧辉。 物皆斜仄生,鸟亦斜仄飞。 潜石齿相锁,沉魂招莫归。 恍惚清泉甲,斑斓碧石衣。 饿咽潺湲号,涎似泓浤肥。 峡青不可游,腥草生微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峡棱(xiá léng):峡谷的边缘。
  • (tuán):割裂。
  • 摧辉:摧毁光辉。
  • 斜仄(xié zè):倾斜不平。
  • 潜石:隐藏在水下的石头。
  • 齿相锁:形容石头排列紧密,如同牙齿相咬。
  • 沉魂:沉没的灵魂。
  • 招莫归:无法招回。
  • 恍惚(huǎng hū):模糊不清。
  • 清泉甲:清泉中的甲壳类生物。
  • 斑斓(bān lán):色彩繁多而美丽。
  • 碧石衣:指附着在石头上的藻类或苔藓。
  • 饿咽(è yè):饥饿而吞咽。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 (xián):口水。
  • 泓浤(hóng hóng):深广的水面。
  • 峡青:峡谷中的青色植物。
  • 腥草:带有腥味的草。

翻译

峡谷的边缘割裂了日月,日月因此失去了光辉。 万物都倾斜生长,鸟儿也倾斜飞翔。 水下的石头紧密排列,沉没的灵魂无法招回。 模糊中看到清泉中的甲壳生物,石头上附着着色彩斑斓的藻类。 饥饿的生物吞咽着水流声,口水像深广的水面一样肥沃。 峡谷中的青色植物不可游玩,腥味的草微微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峡谷的险峻和荒凉,通过“峡棱剸日月”、“物皆斜仄生”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残酷和生命的艰难。诗中“潜石齿相锁,沉魂招莫归”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状态的沉思。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