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及飞龙厩马使还奉寄中书李郑二公
草草事行役,迟迟违故关。
碧帏遥隐雾,红旆渐依山。
感激酬恩泪,星霜去国颜。
捧刀金锡字,归马玉连环。
威凤翔双阙,征夫纵百蛮。
应怜宣室召,温树不同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途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蜀驿:蜀地的驿站。
- 宝刀:珍贵的刀剑。
- 飞龙厩马:皇家马厩中的名马。
- 中书李郑二公:中书省的两位官员,李和郑。
- 草草:匆忙的样子。
- 行役:因公务而出行。
- 迟迟:缓慢地。
- 违故关:离开故乡的关隘。
- 碧帏:青绿色的帐幕。
- 红旆:红色的旗帜。
- 星霜:比喻岁月。
- 去国颜:离开国家的面容,指离乡背井的样子。
- 捧刀:手持宝刀。
- 金锡字:金色的刀鞘上刻有文字。
- 归马:返回的马。
- 玉连环:玉制的连环,此处可能指马具上的装饰。
- 威凤翔双阙:威武的凤凰在双阙之上飞翔,比喻皇帝的威严。
- 征夫:出征的士兵。
- 百蛮:指边疆的各族人民。
- 宣室召:皇帝的召见。
- 温树:温暖的树木,比喻家乡。
翻译
匆忙地执行公务,缓慢地离开了故乡的关隘。青绿色的帐幕在雾中隐约可见,红色的旗帜渐渐依傍着山峦。感激之情化作报恩的泪水,岁月流逝,离乡背井的面容已显老态。手持宝刀,金色的刀鞘上刻着文字,骑着皇家马厩的名马返回。威武的凤凰在皇宫的双阙上飞翔,出征的士兵在边疆各族人民中纵横。应该珍惜皇帝的召见,但温暖的家乡与皇宫的荣耀不可兼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武元衡在执行公务途中,离开故乡的感慨与对皇帝恩赐的感激。诗中通过“碧帏遥隐雾,红旆渐依山”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离别的哀愁。同时,通过“捧刀金锡字,归马玉连环”等句,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珍视与对国家的忠诚。最后,诗人以“应怜宣室召,温树不同攀”作结,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皇权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