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岁

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 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 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 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 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 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 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岁:指公元794年,这一年是甲午年。
  • 武元衡:唐代诗人,曾任宰相。
  • 机事:机密的国家大事。
  • 西掖:指中书省,唐代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 北园:指宫廷中的园林。
  • 鹤巢:鹤的巢穴,常用来象征隐逸高洁。
  • 蝉噪:蝉的鸣叫声。
  • 仙酝:美酒,比喻美酒如仙人所酿。
  • 百花馥:百花盛开,香气扑鼻。
  • 艳歌:指美妙的歌声。
  • 双袖翻:形容舞蹈时衣袖翻飞的姿态。
  • 碧云诗:指高雅的诗作。
  • 皇泽:皇帝的恩泽。
  • 叶流根:比喻恩泽深厚,如同树根吸收水分。
  • 雕龙赠:指精美的礼物或赞誉。
  • 泪剑痕:剑上的泪痕,比喻悲伤的痕迹。
  • 佳城:指墓地。
  • 白日:明亮的日光。
  • 哀挽:哀悼的挽歌。
  • 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之一,常用来指代送别的地点。
  • 礼命:礼仪和命令。
  • 公台:指官职或官署。
  • 烟霜:烟雾和霜,形容景色凄凉。
  • 陇树:陇山的树木。
  • 辅星:辅佐之星,比喻辅佐皇帝的大臣。

翻译

在处理国家机密的西掖忙碌,我将心中的幽思寄托在北园。 鹤巢深邃而宁静,蝉鸣虽断却依旧喧闹。 美酒如仙酿,百花香气四溢,艳丽的歌声伴随着双袖翻飞。 高雅的诗篇如碧云般变化,皇帝的恩泽如同树根吸收水分般深厚。 未能回报那精美的礼物,却突然伤感于剑上的泪痕。 墓地被明亮的日光所照,哀悼的挽歌在青门响起。 礼仪和命令重于公台,烟雾和霜覆盖着陇山的树木,景色凄凉。 天空高远,难以询问,徒然使辅佐之星显得昏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忙碌的政务之余,对自然和艺术的向往与感慨。诗中通过对鹤巢、蝉噪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仙酝、艳歌等艺术享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回报恩情和面对悲伤现实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