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叛乱寄诸弟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这里指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羁离:指漂泊在外。
- 西京:指长安,唐朝的都城。
- 犬马恋:比喻对君主的忠诚和依恋。
- 骨肉情:指亲情的深厚。
- 沾缨:泪水沾湿了帽带,形容极度悲伤。
- 函谷:指函谷关,古代重要的关隘。
- 四海晏:天下太平。
- 齐民:普通百姓。
翻译
二十岁时遭遇了世间的灾难,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这场灾难仍未平息。我漂泊在外,担任着远离家乡的官职,而长安城内却充满了战乱和危险。我对君主怀有忠诚的依恋,同时对家人也有深厚的亲情。何时才能回到家乡?想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帽带。忧愁使我登上北楼,四周都是军营的景象。函谷关的行人已经绝迹,而淮南的春天却草木茂盛。在田野间,鸟儿的鸣叫让我思念起故乡的行走。何时天下才能太平,我甘愿与普通百姓一起耕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应物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奈与乡愁。诗中,“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揭示了诗人年轻时即遭遇战乱,岁月流转,灾难依旧,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诗人的情感复杂,既有对君主的忠诚,又有对家人的思念,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中得到了深刻体现。末句“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则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展现了诗人渴望回归平凡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