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河伯见海若,傲然誇秋水。
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
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
饮彼石下流,结萝宿溪烟。
鼎湖梦渌水,龙驾空茫然。
早行子午关,却登山路远。
拂琴听霜猿,灭烛乃星饭。
人烟无明异,鸟道绝往返。
攀厓倒青天,下视白日晚。
既过石门隐,还唱石潭歌。
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此人不可见,此地君自过。
为余谢风泉,其如幽意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伯: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 海若:古代传说中的海神。
- 秋水:秋天的江河之水,常用来形容清澈或深邃。
- 昧:不明,不了解。
- 通方士:懂得大道的人。
- 多君:赞美你。
- 紫霄:指天空,也比喻帝都或仙境。
- 苍山:青山。
- 岩高:高耸的山岩。
- 长风:持续的风。
- 翠微岭:山岭名。
- 金沙泉:泉水名。
- 践苔:踩在苔藓上。
- 朝霜:早晨的霜。
- 弄波:戏水。
- 夕月圆:夜晚的月亮圆。
- 石下流:石头下的水流。
- 结萝:缠绕的藤萝。
- 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
- 梦渌水:梦见清澈的水。
- 龙驾:龙拉的车,指神仙的交通工具。
- 空茫然:空旷而迷茫。
- 子午关:关隘名。
- 拂琴:弹琴。
- 听霜猿:听霜中的猿啼。
- 灭烛:熄灭蜡烛。
- 星饭:在星光下吃饭。
- 人烟:人家的炊烟,指居民。
-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路,形容险峻。
- 攀厓:攀登山崖。
- 倒青天:形容山崖陡峭,仿佛倒挂青天。
- 白日晚:白天的太阳已经西下。
- 石门隐:隐居在石门。
- 石潭歌:在石潭边唱歌。
- 涉雪:踏雪。
- 搴紫芳:采摘紫色的花。
- 濯缨:洗濯系帽的带子,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 清波:清澈的水波。
- 幽意:深远的意境。
翻译
河伯见到海若,傲然夸耀秋水的清澈。小人物不了解远大的图谋,怎知通达大道的人的心思。赞美你有着高远的志向,独自前往青山之中。那里地古云深,山岩高耸,长风阵阵。初次登上翠微岭,又休息在金沙泉边。踩着朝霜滑过的苔藓,夜晚月亮圆时戏水。在石下的水流中饮水,缠绕藤萝在溪烟中宿营。梦见鼎湖的清澈水,龙驾在空旷迷茫中。早早行走在子午关,却登上遥远山路。弹琴听霜中的猿啼,熄灭蜡烛在星光下吃饭。人烟稀少无异样,鸟道险峻难以往返。攀登山崖仿佛倒挂青天,下视已是白日西下。既已过石门隐居,还在石潭边唱歌。踏雪采摘紫色的花,洗濯帽带想念清澈的水波。这样的人不可再见,这样的地方你已独自经过。为我向风泉致谢,其深远的意境何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与崔少府游终南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河伯见海若”等句,以神话传说开篇,引出对大道的追求。后文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