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茯苓(fú líng):一种中药材,多寄生于松树根部,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 菟(tù):指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这里可能指茯苓。
- 龙鳞:形容茯苓的纹理或形态。
- 太华峰:即华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 金鼎:古代用于炼丹或煎药的器具。
- 晓煎:早晨煎煮。
- 云漾粉:形容药粉细腻如云,煎煮时如云雾般飘散。
- 玉瓯:玉制的容器,用于贮存药物。
- 寒贮:冷藏保存。
- 露含津:形容药物如露水般滋润。
- 南宫:古代指尚书省,这里可能指朝廷。
- 徵诗客:指征集诗歌的文人。
- 内署:指朝廷内部机构。
- 谏臣:指负责向皇帝进谏的官员。
- 飞檄:快速传递的文书。
- 愈风:治愈疾病。
- 妙手:指医术高超的人。
- 分药:分配药物。
- 漳滨:漳水之滨,这里可能指病重之地。
翻译
千年的茯苓带着龙鳞般的纹理,在太华峰顶得到最为珍贵的一块。 清晨用金鼎煎煮,药粉如云雾般飘散,玉制的容器中冷藏着药物,如露水般滋润。 南宫已经借用了征集诗歌的文人,现在朝廷内部机构还托付给了谏臣。 快速传递的文书知道这是医术高超的妙手,也必须分配药物来救治漳水之滨的病重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茯苓的珍贵及其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诗中通过对茯苓的形态、煎煮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作为药材的独特价值。同时,通过“南宫”、“内署”等词语,暗示了茯苓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对医术高超者的赞誉和对病重者的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药材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