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

· 李乂
宇内文儒重,朝端礼命优。 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 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 徒怀东武襚,更掩北原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宇内:天下,指整个国家。
  • 文儒:指学问渊博的文人。
  • 朝端:朝廷的高级官员。
  • 礼命:指朝廷的礼遇和任命。
  • 启沃:启发和滋润,这里指启发人心。
  • 谋猷:谋划,策略。
  • 顾日:回顾过去的日子。
  • 冲星:指剑光如星,形容剑的锋利。
  • 东武襚:东武,地名,襚指赠送的衣物,这里可能指对东武的怀念或对某人的赠礼。
  • 北原丘:北方的平原和丘陵,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某个重要的地方。

翻译

天下对文儒之士极为重视,朝廷对高官的礼遇和任命也非常优厚。 他立言启迪人心,论道谋划深远。 回顾过去,他的琴声何在?冲天的剑光已不再留存。 徒然怀念东武的赠礼,更掩埋在北方的平原和丘陵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故去的西台侍郎上官公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赞扬。诗中,“宇内文儒重,朝端礼命优”描绘了上官公在朝中的崇高地位和受到的尊重。后句通过“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进一步赞颂了他的智慧和贡献。诗的结尾,“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以琴剑为喻,抒发了对逝者才华和影响力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

李乂

唐赵州房子人,本名尚真,一作字尚真。举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知制诰。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转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太平公主干政,欲引乂自附,乂绝之。官终刑部尚书。卒年六十八,谥贞。乂方雅有学识,时称有宰相器。兄李尚一、李尚贞,俱以文章名,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