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泉壤:指阴间。
- 汉畤(zhì):古代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 秦陵:指秦始皇的陵墓。
- 霰(xiàn):小冰粒,俗称雪子。
- 骎骎(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 百驷:指一百辆马车,形容队伍浩大。
- 悯悯:哀怜的样子。
- 群龙:比喻众多的贤臣。
- 石马:指陵墓前的石雕马。
- 玉人:比喻美好的容貌或贤人。
翻译
夜晚归于阴间,白日则留恋城池。 汉地的祭坛上愁云密布,秦陵下飘落着悲伤的雪粒。 马车疾驰如百驷奔腾,群臣哀怜地为贤人送行。 石马空自矗立,美好的贤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贤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怀念。诗中通过描绘阴间的归宿、城池的留恋、愁云密布的祭坛和飘落的雪粒,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马车疾驰、群臣送行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贤人的重要地位和人们的哀思。最后,石马与玉人的对比,更是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逝去贤人的无尽怀念和惋惜之情。
李乂
唐赵州房子人,本名尚真,一作字尚真。举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知制诰。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转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太平公主干政,欲引乂自附,乂绝之。官终刑部尚书。卒年六十八,谥贞。乂方雅有学识,时称有宰相器。兄李尚一、李尚贞,俱以文章名,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
► 40篇诗文
李乂的其他作品
- 《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 —— [ 唐 ] 李乂
- 《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 —— [ 唐 ] 李乂
- 《 享龙池乐第八章 》 —— [ 唐 ] 李乂
- 《 奉和九日侍宴应制得浓字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 —— [ 唐 ] 李乂
- 《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 》 —— [ 唐 ] 李乂
- 《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 》 —— [ 唐 ] 李乂
-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 [ 唐 ] 李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