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九江
秋波入白水,帆去侵空小。
五两剧奔星,樯乌疾飞鸟。
盆城依落日,盆浦看云眇。
云眇更苍苍,匡山低夕阳。
楚客喜风水,秦人悲异乡。
异乡秋思苦,江皋月华吐。
漾漾隐波亭,悠悠通月浦。
津桥归候吏,竹巷开门户。
容膝有匡床,及肩才数堵。
隙光非白驹,悬磬我无虞。
体瘦寡行立,家肥安啜哺。
天书怜谴谪,重作朱轓客。
四座眼全青,一麾头半白。
今来思往事,往事益悽然。
风月同今昔,悲欢异目前。
四时嗟阅水,一纪换流年。
独有西庭鹤,孤鸣白露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移九江:诗题,指诗人李绅被贬谪至九江。
- 秋波:秋天的水波,这里指江水。
- 五两:古代船上测量风向的器具,这里指风力。
- 剧:急速。
- 樯乌:船上的乌鸦,比喻船只。
- 盆城、盆浦:地名,指九江的城和江边。
- 云眇:远处的云。
- 匡山:山名,在九江附近。
- 江皋:江边高地。
- 月华:月光。
- 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 隐波亭:亭名,可能位于江边。
- 月浦:月光照耀的江面。
- 津桥:渡口和桥梁。
- 归候吏:等待归来的官员。
- 竹巷:竹林中的小巷。
- 容膝:形容住处狭小。
- 匡床:简陋的床。
- 及肩:形容墙的高度。
- 隙光:透过缝隙的光线。
- 白驹:比喻日光。
- 悬磬:形容家中贫穷。
- 无虞:无忧。
- 啜哺:饮食。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
- 谴谪:贬官。
- 朱轓客:指被贬的官员。
- 一麾:一面旗帜,这里指官员的标志。
- 头半白:头发半白,形容年老。
- 四时:四季。
- 嗟:叹息。
- 阅水:指时间的流逝。
- 一纪:十二年。
- 西庭鹤:西庭的鹤,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孤寂。
- 白露:秋天的节气,这里指秋天的露水。
翻译
秋天的江水波光粼粼,船只远去,渐渐变得渺小。风力急速如流星,船只如乌鸦般疾飞。盆城的落日下,我在盆浦眺望远方的云。云远更加苍茫,匡山在夕阳下显得低矮。楚地的客人喜欢风水,秦地的人却为异乡而悲伤。异乡的秋思苦涩,江边高地上月光如华。水波荡漾,隐藏在波亭之中,悠悠地通向月光下的江面。渡口和桥梁上,归来的官员在等待,竹林中的小巷打开了门户。住处狭小,只有一张简陋的床,墙高仅及肩。透过缝隙的光线并非日光,家中贫穷但我无忧。身体瘦弱,难以站立,家境虽贫却能安稳饮食。天书怜悯我的贬谪,再次成为朱轓的客人。四座中人们的目光全都青涩,一面旗帜下我的头发半白。回忆往事,往事更添凄凉。风月依旧,悲欢却已不同。四季叹息时间的流逝,十二年换来了流年的变迁。唯有西庭的鹤,孤零零地在白露中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绅被贬至九江后的孤独与凄凉。诗中通过对秋江、落日、云眇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无奈。诗人的生活简陋,身体瘦弱,但内心却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面对贫穷和贬谪,也能保持无忧的心态。诗的结尾以西庭鹤的孤鸣象征诗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