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高祖曾提三尺宝剑取天下
而你三尺宝剑弃置无威
王元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
而你是被嫌弃的一丸泥
马向沙场
人归故乡
今已罢黜使职
不再驰骋王事
吹横笛
奏起《陇头水》
空抒发,愁怨气
沥春酒
滴入石灰水
沥酒清,心也喜
不再拉弓射箭
佩锦带,把鸿雁惊坠
只迷恋斗鸡游戏
穿罗衣,把雄心紧闭
顾荣返吴,其路漫漫
伍子入郢,其情悲戚
你大可不必这样悲观失望
你就象桃李华实满枝
何患下不成蹊
序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是唐代的一首五古诗,作者是李贺。出自《全唐诗》。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尺剑:指长剑,古代剑长约三尺,故称。
- 一丸泥:比喻微小的力量或物。
- 陇水:指陇山(今陕西陇县西南)的水,这里泛指边远地区的水。
- 春灰:春天的灰烬,这里可能指春天的余烬,比喻残余的春意。
- 锦带:华美的带子。
- 斗鸡:古代的一种游戏,让两只鸡相斗。
- 还吴:回到吴地,指江南地区。
- 入郢:进入郢都,指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
- 蹊(xī):小路。
翻译
空留下三尺长剑,却用不上一点微小的力量。 马儿向着战场奔去,而人却回到了故国。 笛声中带着愁绪,翻越了陇山的水流;酒杯中欢喜,仿佛沥过了春天的余烬。 华美的带子不再惊扰大雁,轻薄的衣裳仍在斗鸡场上飘扬。 回到江南的路已遥远,进入楚都的心情也不再凄凉。 自是桃李树,何惧不能成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复杂情感。诗中,“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展现了诗人对未能施展抱负的无奈;“马向沙场去,人归故国来”则对比了战争与和平的景象,突出了归乡的安宁。后句通过“笛愁”与“酒喜”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喜悦。结尾的“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则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使前路未知,也相信自己能够开辟出一条道路。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展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