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歌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僧伽:[sēng qié],指僧人。
- 三车:佛教用语,指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 恒河沙:比喻数量极多,无法计算。
- 南天竺:指南印度。
- 头陀:[tóu tuó],佛教用语,指苦行僧。
- 戒:佛教用语,指戒律。
- 青莲:佛教中象征清净的莲花。
- 棱棱:形容严肃、刚正的样子。
- 铁柱骨:比喻坚固不坏。
- 胡孙藤: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某种法器。
- 落魄:[luò pò],形容失意、潦倒。
-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流域。
- 空有:佛教用语,指空与有,即事物的虚幻与真实。
- 波罗夷:[bō luó yí],佛教用语,指重罪。
- 轻垢:佛教用语,指轻罪。
翻译
真僧的法号叫僧伽,有时与我讨论佛教的三乘教义。 他问我说诵咒语已经几千遍,口中说出恒河沙那样多的次数。 这位僧人原本住在南印度,为了佛法修行来到这个国家。 他的戒律如同长天中的秋月一样明亮,心灵如同世上的青莲一样纯净。 他的意志清净,面貌严肃刚正,既不减少,也不增加。 瓶子里装着千年的铁柱骨,手中握着万年的胡孙藤。 我叹息自己长久在江淮一带失意潦倒,很少遇到真正的僧人谈论空与有的道理。 一句话就能散尽重罪,再次礼拜就能除去轻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南印度的僧人僧伽,他修行高深,戒律严明,心灵纯净。诗中通过对比僧伽的清净与世人的烦恼,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与僧伽的交流,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罪业的消除,体现了佛教的救赎功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