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舞歌辞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裴回。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
尊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
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
拼音
译文
吴女引亢高歌
声及高天
音遏行云
天也颤颤
云也徘徊
门外车马喧嚣
室内宾朋满座
可胜地不常
倏忽间已成陈迹
绿苔满布
饮尽樽中乌程美酒吧
祝君长寿,祝君长寿
饮酒吧,饮酒长寿
饮酒远远胜过饮花露
雕栏画栋的高楼上
汉武帝一大早就观星测云
晴则多雨,岂不忧愁
寒则多露,喜能多久
日轮走向地平线就要残破
真要日不落
人与天同久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请你告诉我
天能不能永昼不夜
人能不能长生不死
即使炼丹成仙
化为腾蛇,腾云驾雾
千年后,也要重化为玉井尘土
从腾蛇化为尘土的二千年间呀
吴堤绿草,随死随生
从不消歇,年年常在
汉武帝呀,汉武帝
你欲饮云表之露以长生
即使化为神龟
身长邪鳞顽甲,腥涎滑腻
你怎么肯与它同类
注释
吴娥:吴地歌女。声绝天:歌声响彻云霄。
空云:空中行云
乌程: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南,古有乌氏、程式,擅酿酒,故名。
饮花露:指汉武帝用承露盘饮露水求长生之事。
蛇:腾蛇,与龙同类的神蛇,《晋书·乐志》载《拂舞歌辞·碣石篇》:“腾蛇乘雾,终成土灰。”
玉井龟:原作“玉井土”,失韵,龟与“时”,叶上平声四支韵,说见方扶南《方批》、王琦《汇解》。今从《乐府诗集》改。
八卦:指龟壳上的纹理。
邪鳞顽甲:指神龟的鳞甲。
序
《拂舞歌辞》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古体诗。作者借由神鬼、腾蛇的典故,对梦想成仙的人们进行了辛辣的鞭挞,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充分体现出诗人反对中唐时期兴盛的求仙迷信的思想。
赏析
《拂舞歌辞》,古乐府名,拂舞,执拂而舞,出自江左,古辞有五篇。郑诗言说:“《拂舞歌》:《白鸠》、《济济》(按:《晋书·乐志》尚有《独禄篇》,郑氏失载)、《碣石》、《淮南》,各有一辞。今长吉总曰《拂舞》,大概撮其大意为之。”(《昌谷集句解定本》引)考察长吉本诗诗意,可知郑氏所言甚当。
本篇由吴娥唱的拂舞歌声起兴,写到兴盛热闹可能转化为冷落衰败的自然规律,又从饮酒全胜饮露生发开去,引出炼丹,转入对求仙的讽刺。最后六句,诗意从古辞《碣石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成土灰”化出,意谓即使炼成仙丹,服用之后变成腾蛇,腾云驾雾,但千年后变成龟,只有吴堤的绿草,年年长在,生生不已。即使像神龟那样长寿,背有八卦纹理,号称神仙,可是它那一身邪鳞硬壳,腥滑臭涎,多么令人厌恶。诗句对那些梦想做腾蛇、神龟的求仙狂,进行了辛辣的鞭挞,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充分体现出诗人反对神仙迷信的进步思想。
长吉此诗之主旨,是说长生不可求,不如饮酒延寿。何焯对本诗的题旨,作过这样的评说:“不越古诗‘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之意。”(陈本礼《协律钩玄》卷四引)引诗原出《古诗十九首》第十一首,“服食”两句原在“不如”两句前,何氏倒置。汉唐时代相隔虽远,但是服丹药、求神仙的风尚有所沿袭,长吉以诗讽之,所以诗旨会与《古诗十九首》相通。姚文燮指出本诗诮“宪宗求长生”(《昌谷集注》卷四),说得不够全面,应该说李贺讽刺的是以宪宗为代表的那些求仙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拂舞歌辞:一种古代的舞蹈和歌唱形式。
- 吴娥:指吴地的女子,这里特指歌女。
- 声绝天:声音高亢到似乎能穿透天空。
- 空云:飘浮的云。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 尊:古代的酒器。
- 乌程酒:古代名酒,产于乌程(今浙江湖州)。
- 汉武:汉武帝,这里指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的传说。
- 锦楼:华丽的楼阁。
- 饮花露:饮用花上的露水,古人认为有延年益寿之效。
- 东方日不破:指太阳永不落山,比喻长生不老。
- 丹成:炼丹成功,指修炼成仙。
- 蛇乘白雾:比喻成仙的景象。
- 玉井土:指仙境中的土地。
- 八卦: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八种基本图形,代表自然界的八种基本现象。
- 邪鳞顽甲:指蛇的鳞片和甲壳,形容其坚硬。
- 滑腥涎:滑腻的腥味唾液。
翻译
吴地的歌女声音高亢,仿佛能穿透天空,空中的云朵也似乎在徘徊。门外虽然车马喧嚣,但终究也会长出绿苔。 酒杯中有乌程的美酒,劝你尽情享用,愿你长寿万年。这比汉武帝在锦楼上,清晨望着晴朗的天空,饮下花露以求长生不老要好得多。 东方的太阳永不落山,天光永远明亮,没有衰老的时刻。炼丹成功后,化作蛇乘着白雾升天,千年后再次化为仙境中的玉井土。 从蛇化土已经过了一千载,吴堤上的绿草依旧年年生长。背上有八卦图案,被称为神仙,蛇的鳞片和甲壳坚硬,滑腻的腥味唾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吴娥的歌声与门外车马的喧嚣,以及乌程酒与汉武帝饮花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与追求长生不老的讽刺。诗中“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一句,以太阳永不落山比喻长生不老的幻想,而“丹成作蛇乘白雾”则描绘了成仙的神秘景象。最后通过对蛇的描绘,暗示了神仙传说中的虚幻与荒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