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闾丘宿松

· 李白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闾丘:姓氏。
  • 宿松:地名,今安徽省宿松县。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 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县长。
  • 剖竹:古代任命官员时,会剖开竹简作为凭证。
  • 风化:指社会风气和教化。
  • 拂衣去:形容辞官归隐,拂去衣上的尘埃。
  • 夫子:对有学问或德行的人的尊称。
  • 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 迁人:指迁徙的人。
  • 宓子贱: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清静无为治国著称。
  • 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不慕荣利著称。

翻译

阮籍担任太守时,骑着驴子前往东平。 他剖开任命的竹简,十天之内,社会风气一新。 偶然来到这里,整理衣襟离去,谁能揣测主人的心情。 夫子治理宿松,浮云也知道这座古城。 扫除杂草,大地一片莽然,秋来百草生长。 飞鸟回到旧巢,迁徙的人返回躬耕。 何须羞愧于宓子贱,也不逊色于陶渊明。 我知道千年之后,我的名声将超越这两位贤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闾丘宿松的作品,通过阮籍和夫子治理宿松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清廉政治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展现了阮籍治理下的社会迅速清明,而“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则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最后,李白以宓子贱和陶渊明自比,自信地预言自己的名声将在千载之后超越他们,显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