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白日:白天的太阳。
舒丝:慢慢展开光丝。舒缓光丝。如丝舒展。
徒:徒然。
葵藿:指葵与藿,圴为菜名。葵,向日葵;藿,豆叶。单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折折:弯曲貌。
暘(yáng)谷:古称日出之处。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日入处,有木名若木。
铄石:熔化的石头。有说砾石,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砾石。」
销人:熔化人。消灭人,犹毁人。
羿:《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羿射其九乌。」
属矢:搭箭。属,连接。
中足:射中所有。
矢:箭头。
讵:岂,怎。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崙(lún):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舒丝:形容阳光柔和如丝。
- 葵藿(huò):葵和藿,两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忠诚。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折折:曲折的样子。
- 旸谷(yáng gǔ):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地。
-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传说太阳落在其下。
- 铄石(shuò shí):熔化石头,形容酷热。
- 羿: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善于射箭。
- 弯弓属矢:拉弓射箭。
- 讵教(jù jiào):岂能教导。
翻译
太阳从昆仑山下升起,光芒柔和如舒展的丝线。它只照亮了忠诚的心,却不照见游子的悲伤。 黄河蜿蜒曲折,太阳在河中央转动。虽然听说过旸谷,却从未亲眼见过若木。 无奈那酷热能熔化石头,为何要消磨人的意志。羿拉弓射箭,怎能不中目标,足以让太阳久久不得逃逸。 岂能让晨光变成夕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通过对太阳、昆仑山、黄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一句,巧妙地将太阳的光芒与人的情感相对比,突出了游子的孤独和悲伤。后文通过对羿射日的神话故事的引用,寄托了诗人希望改变现状、阻止时光流逝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