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 李贺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羇策任蛮儿。
拼音

注释

赤兔:亦作「赤菟」。骏马名。《后汉书·吕布传》:「 布 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 果下马:亦称「果马」、「果騮」。 一种矮小之马。因乘之可行于果树之下,故名。《后汉书·东夷传·濊》:「(濊 )又多文豹,有果下马,海出班鱼,使来皆献之。」李贤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树下行。」

赏析

《李长吉集》:黎简:马诗二十三首各有寓意,随在读者会心,毋庸强解。唯章法似无伦次,然长吉于此不甚理会。 《昌谷集注》:《马诗》二十三首,首首寓意,然未始不是一气盘旋,分合观之,无往不可。 《批注李长吉诗集》:此二十三首,乃聚精会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辞,犹有老杜诸作之未至者。率处皆是炼处,有一字手滑耶?五绝一体,实做尤难。四唐唯一老杜,此亦摭实似之;而沉着中飘萧,亦似之。 《李长吉歌诗汇解》:《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在马矣。又每首之中皆有不经人道语。人皆以贺诗为怪,独朱子以贺诗为巧。读此数章,知朱子论诗真有卓见。 《唐人绝句精华》: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可为咏物诗之规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诸诗见之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兔:骏马名,是古代名马,以速度和神俊著称,常被视为勇猛和力量的象征 。
  • 羇(jī)策:羇,马缰绳;策,马鞭。这里指鞭策驱使。
  • 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因能在果树下行走,故名 。
  • 蛮儿: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儿童的称呼,这里指少数民族骑手。

翻译

赤兔这样的宝马如果没人善加使用,就只有吕布能骑出它的风采。我听说那种果下马,却只能任由南方少数民族的孩子用缰绳与鞭子驱使。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马诗》组诗中的一首,通过赤兔马和果下马遭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境遇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提到赤兔马,强调其只有像吕布那样的英雄才能发挥它的神勇,暗示了顶尖的人才需要遇到识才、用才的伯乐。后两句说到果下马,这种小马只能被蛮儿驱使,命运相对凄惨,与赤兔马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借马喻人,以不同马匹的不同命运,映射出当时社会中人才受重视程度不同,优秀人才常常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平凡之辈却处于普通甚至被埋没的境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整首诗以马切入,以小见大,简短的诗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慨与社会思考 。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