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 李白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水:指陕西一带的河流。
  • 别陇首:离开陇山之巅。陇首,即陇山,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 幽咽:形容水声低沉、断断续续,如同哭泣。
  • 胡马:指北方的马,这里泛指边疆的马。
  • :回头看。
  • 朔雪:北方的雪。
  • 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样子。
  • 嘶鸣:马的叫声。
  • 感物:被外界事物所触动。
  • 缅然:遥远的样子,这里指思绪飘远。
  • 归情:归家的情感。
  • 秋蛾:秋天的飞蛾。
  • 春蚕:春天的蚕。
  • 袅袅:形容桑树和柘树的叶子轻柔摇曳的样子。
  • 桑柘:桑树和柘树,柘树的叶子也可以养蚕。
  • 萋萋:形容柳树茂盛的样子。
  • 柳垂荣:柳树枝条垂下,显得茂盛。
  • 急节:急速的节奏,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谢流水:比喻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
  • 羁心:羁旅的心情,指在外漂泊的心境。
  • 悬旌:悬挂的旗帜,比喻心情不定。
  • 挥涕:挥泪。
  • 恻怆:悲伤。

翻译

陕西的河水告别了陇山之巅,水声幽咽,充满了悲伤。 北方的马儿回头望着北方的雪,小步行走,长声嘶鸣。 这些景象触动了我的心,思绪飘向远方,充满了归家的情感。 曾经看到秋天的飞蛾,如今又见春天的蚕儿。 桑树和柘树的叶子轻柔摇曳,柳树茂盛,枝条垂下。 时间的流逝如同急速的流水,我这漂泊的心情如同悬挂的旗帜,摇摆不定。 挥泪告别,却又离去,悲伤何时才能平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秦水、胡马等自然景象,以及秋蛾、春蚕等季节变迁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悲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幽咽多悲声”、“急节谢流水”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