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柏
不得月中桂,转思陵上柏。
闲取画图看,烦纡果冰释。
桂生在青冥,万古烟雾隔。
下荫玄兔窟,上映嫦娥魄。
圆缺且不常,高低图难测。
若非假羽翰,折攀何由得。
天远眼虚穿,夜阑头自白。
未知陵上柏,一定不移易。
有意兼松茂,无情从麝食。
不在是非间,与人为愤激。
他年上缣素,今日悬屋壁。
灵怪不可知,风雨疑来逼。
明朝归故园,唯此同所适。
回首寄团枝,无劳惠消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烦纡(yū):烦闷郁结。
- 冰释:像冰一样融化,比喻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 青冥:指天空。
- 玄兔:传说中的月宫玉兔。
- 嫦娥魄:指月亮,因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得名。
- 羽翰:羽毛,这里比喻飞翔的能力。
- 缣素:古代用来写字的细绢。
- 团枝:指画中的柏树枝。
翻译
得不到月中的桂树,转而思念陵墓上的柏树。 闲暇时取出画来观赏,心中的烦闷郁结如冰般消融。 桂树生长在遥远的天空,万古以来被云雾所隔。 下面是月宫中玉兔的居所,上面映照着嫦娥的倩影。 月亮的圆缺变化不定,高低的描绘难以捉摸。 如果不是借助飞翔的能力,如何能够攀折得到。 远望天空,眼睛仿佛能穿透虚空,夜深时头发自然变白。 不知道陵墓上的柏树,是否也如此坚定不移。 它有意与松树一同茂盛,却无情感地被麝香所食。 不在是非之间纠结,与人共愤激。 将来这画会写在细绢上,而今天它悬挂在屋壁。 画中的灵怪难以知晓,风雨似乎随时会逼近。 明天我将回到故园,只有这画中的柏树与我同在。 回首画中的柏树枝,无需劳烦传递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月中桂与陵上柏的对比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品质的向往。诗中“桂生在青冥”与“未知陵上柏”的对比,突显了柏树在尘世中的坚定与不易,而“圆缺且不常”则暗喻世事无常。结尾处“明朝归故园,唯此同所适”则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画中柏树所代表的坚韧精神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