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幸望春宫:指皇帝到望春宫。
- 朔方军:唐代边防军队之一。
- 大总管: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 张仁亶:人名,朔方军大总管。
- 草具腓:草木枯萎。腓(féi):枯萎。
- 河塞:黄河边塞。
- 兵机:军事机宜,战争策略。
- 上宰:指宰相,这里指张仁亶。
- 调梅:比喻宰相的职务,如同调制梅子,调和各种事务。
- 元戎:主帅。
- 细柳威:比喻军队的纪律严明,如汉代周亚夫的细柳营。
- 武貔:比喻勇猛的军队。貔(pí):一种猛兽。
- 东道出:向东出发。
- 鹰隼:比喻勇猛的战士。隼(sǔn):一种猛禽。
- 北庭飞:向北飞行。
- 玉匣:指精美的兵器。
- 谋中野:在中原野地谋划军事。
- 金舆:指皇帝的车驾。
- 下太微:指皇帝的命令下达。太微:古代星官名,象征朝廷。
- 投醪:指饮酒送行。醪(láo):浊酒。
- 衔饯酌:指举行饯行宴会。
- 缉衮:指整理征衣。衮(gǔn):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
- 征衣:指出征时穿的衣服。
- 公孙老:指年老的公孙,这里比喻张仁亶。
- 奏凯归:指战胜归来。
翻译
边疆的草木已经枯萎,黄河边塞上有着战争的机宜。 宰相张仁亶如同调制梅子,调和各种事务,主帅的军队纪律严明如细柳营。 勇猛的军队向东出发,勇猛的战士向北飞行。 精美的兵器在中原野地谋划军事,皇帝的命令下达。 举行饯行宴会,饮酒送行,整理征衣。 不要说年老的公孙,他将会战胜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李乂为送别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出征而作的和诗。诗中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紧张的战争气氛,同时赞扬了张仁亶的军事才能和军队的严明纪律。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调梅”、“细柳威”、“武貔”、“鹰隼”等,生动地展现了出征的壮丽场面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最后,诗人以“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表达了对张仁亶的信心和期待,相信他即使年老也能带领军队取得胜利,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