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鹪鹩赋:指西晋张华的《鹪鹩赋》,比喻微不足道的作品或才能。
  • 王佐才:指辅佐君王的才能,这里指丁大凤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 金张援:指有权势的人的援助。金张,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的合称,两人都是汉宣帝时的权臣。
  • 十上:指多次上书或应试。
  • 弃置:抛弃,搁置。
  • 乡园:家乡。
  • 翻飞:比喻仕途的起伏变化。
  • 羽翼摧: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
  • 故人:老朋友。
  • 在位:指在官位上。
  • 歧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选择。
  • 迟回:犹豫不决。

翻译

我读过你的《鹪鹩赋》,知道你拥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可惜你没有得到有权势的人的援助,多次应试都徒劳而归。 你的才能被搁置,家乡也渐渐老去,仕途起伏中遭遇挫折。 现在你的老朋友已经在官位上,面对人生的选择,不要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送别丁大凤赴举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丁大凤才能的认可和对他的鼓励。孟浩然通过“鹪鹩赋”和“王佐才”等词语,赞美了丁大凤的才华和抱负,同时也指出了他面临的困境,即缺乏权贵的支持。诗的后半部分,孟浩然鼓励丁大凤不要因为挫折而放弃,要抓住机会,勇敢前行。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孟浩然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