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溧水(lì shuǐ):地名,今江苏省溧阳市。
- 逝川:比喻流逝的时间或生命。
- 闭骨:指埋葬。
- 茅山:山名,位于江苏省句容市。
- 玉棺:神话中天子或仙人所用的棺材,此处比喻王炎的去世。
- 龙章:指皇帝的文书或印章,此处比喻王炎的才华和地位。
- 雪泣:形容哭泣时泪如雪片。
翻译
白杨树成行排列,白马悲伤地站在路旁。 清晨起来看到晓月,感觉就像是从云阳出发。 溧水通往吴国的关隘,流逝的河水无尽无休。 故人已经化作尘埃,埋骨于茅山的山冈。 天空中坠下了玉棺,泉水中掩藏了龙章。 名声飞扬在日月之上,义气与风云一同翱翔。 豪迈的气概终究未能展现,英明的计划突然夭折。 楚国的一位老人,前来哀叹龚胜的逝去。 有些话无法言说,泪如雪片回忆着兰花的芬芳。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哀悼友人王炎而作,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友人才华未展的惋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杨”、“白马”、“晓月”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悲壮的氛围。通过“玉棺”、“龙章”等词汇,诗人赞美了王炎的高贵与才华。结尾的“雪泣忆兰芳”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深情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