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宝鼎诗二首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
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崙。
醉著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清宝鼎:道教中的仙境之一,宝鼎象征炼丹成仙。
- 光灭巧妍尽:光华消失,美丽也随之一并消逝。
- 化工:自然造化之力。
- 雨露贪:贪恋雨露的滋润。
- 零落尽:凋零殆尽。
- 飞骨:指死亡。
- 惨见:悲伤地看到。
- 当涂坟:指墓地。
- 青松霭朝霞:青松被朝霞笼罩,形容景色美丽。
- 缥缈:形容山景朦胧不清。
- 山丁村:山中的村落。
- 明月魄:明月的光辉。
- 玻璃魂:比喻清澈透明的灵魂。
- 脱洒:超脱世俗,洒脱不羁。
- 长啸:大声呼啸,表达豪情。
- 昆崙:即昆仑山,传说中的仙山。
- 醉著:醉后穿着。
- 鸾皇衣:华美的衣服。
- 星斗俯可扪:星斗似乎近在咫尺,可以触摸。
翻译
人生如同烛上的花朵,一旦光明熄灭,美丽也随之消逝。春风吹拂着树梢,日子随着自然的造化而前进。只知道享受雨露的滋润,却未曾听到凋零的声音。我曾在死亡之际,悲伤地看到墓地。青松被朝霞笼罩,山中的村落朦胧不清。一旦明月失去了光辉,清澈的灵魂也不复存在。想到这些,我超脱世俗,大声呼啸,向昆仑山致敬。醉后穿着华美的衣服,星斗似乎近在咫尺,可以触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通过对比人生的脆弱与自然的恒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烛上花”、“春风绕树”、“青松霭朝霞”等,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最后几句诗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仙境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