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三首

君不见太行山,撑天拄日高郁盘。君不见黄河水,翻云倒雾千万里。 渡河苦无梁,上山苦无羽。飒沓蓬蒿常伛偻,我往诉帝帝我拒。 虎豹当关攫人肉,雄鸠佻巧不为理。时运苟未逢,材艺弃如土。 苏秦空上咸阳书,韩信犹蒙里儿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行山: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 撑天拄日:形容山势高大,直插云霄。
  • 郁盘:形容山势连绵,郁郁葱葱。
  • 黄河水:中国的母亲河,流经多个省份。
  • 翻云倒雾:形容河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 :桥梁。
  • :翅膀。
  • 飒沓:形容风声或行动迅速。
  • 蓬蒿:野草。
  • 伛偻:弯腰驼背,形容行走艰难。
  • :这里指天帝或君王。
  • 虎豹当关:比喻险要的地方有强敌把守。
  • 攫人肉:抓取人的肉体,比喻残暴。
  • 雄鸠:一种鸟,这里比喻奸诈小人。
  • 佻巧:轻浮巧诈。
  • 时运:时机和命运。
  • 材艺:才能和技艺。
  • 苏秦: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
  • 咸阳书:指苏秦向秦王献策的书信。
  • 韩信:汉初名将,曾被贬为庶人。
  • 里儿裤:指韩信被贬后,曾被乡里小儿侮辱。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那太行山,高耸入云,支撑着天空,日光照耀下郁郁葱葱。你难道没看见那黄河水,翻滚着云雾,流经千万里。 想要渡过黄河却苦于没有桥梁,想要攀登山峰却苦于没有翅膀。在蓬蒿丛中迅速穿行,常常弯腰驼背,我前往向天帝诉说,他却拒绝了我。 虎豹在险要之处把守,残暴地抓取人的肉体,而那些奸诈的雄鸠却不被理睬。如果时机和命运未到,那么才能和技艺就像泥土一样被抛弃。 苏秦空自向秦王献上他的策略,韩信也曾蒙受乡里小儿的侮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的雄伟和黄河的壮阔,通过对比自然界的艰难与人生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时运不济、才华被埋没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撑天拄日”形容山的高大,“翻云倒雾”描绘河的汹涌,以及“虎豹当关”和“雄鸠佻巧”等,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对苏秦和韩信的典故引用,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张时彻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