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篇

种葛南山下,春风吹葛长。 二月吹葛绿,八月吹葛黄。 腰镰逝采掇,织作君衣裳。 经以长相忆,纬以思不忘。 出入君箧笥,长得近辉光。 层冰布河水,中野皓凝霜。 吴罗五文采,蜀锦双鸳鸯。 君恩当断绝,叹息摧中肠。 中肠日以摧,葛叶日以衰。 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种植物,其茎皮纤维可用于织布。
  • 腰镰:系在腰间的镰刀,用于收割。
  • 箧笥:(qiè sì)指小箱子。
  • 中肠:内心。
  • 萱草: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忘忧。

翻译

在南山下种植葛藤,春风吹拂着它生长。 二月春风使葛藤变绿,八月则使其变黄。 腰间挂着镰刀去收割,将其织成你的衣裳。 经线织入长久的思念,纬线织入永不忘记的情感。 你的衣裳出入于你的小箱,常伴你左右,靠近你的光辉。 冰层覆盖河水,原野上白霜凝结。 吴地的罗绮五彩斑斓,蜀地的锦绣上有双鸳鸯。 但君恩已断,我叹息伤透了心。 内心日渐摧残,葛叶日渐衰败。 愿保留枯萎的根,化作忘忧的萱草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葛藤的生长变化,隐喻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情与思念。诗中,“经以长相忆,纬以思不忘”巧妙地将织布的过程与思念之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末尾的“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即使爱情消逝,也能留下美好回忆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张时彻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张时彻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