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鹧鸪叟褚克用

· 张弼
童稚情亲五十年,共将白发照青天。 当时华屋苍烟里,此老清名黄浦边。 鹦鹉才高谁与赏,鹧鸪声苦自堪怜。 还须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思乡。
  • 褚克用:人名,诗中的收信人。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黄浦:地名,可能指上海的黄浦江。
  • 鹦鹉才高:比喻人有才华,但无人赏识。
  • 鹧鸪声苦:比喻诗人的心情或境遇不佳。
  • 放棹:划船。
  • 竹冈:竹林覆盖的山冈。
  • 草榻茆堂:简陋的床和茅草屋。

翻译

自童年起我们的友情已持续五十年,共同让白发映照着青天。 那时我们住在华丽的房屋中,如今你的清名传遍黄浦江边。 你的才华无人赏识,鹧鸪的哀鸣自是令人怜悯。 我们还需划船到竹林环绕的山冈,在简陋的茅屋中共度长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褚克用的深情回忆与不舍。诗中,“童稚情亲五十年”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而“白发照青天”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不变的情谊。通过对比“华屋”与“黄浦边”,诗人描绘了友人从繁华到清贫的生活变迁,同时以“鹦鹉才高”与“鹧鸪声苦”象征友人的才华与境遇,表达了对其才华未被赏识的遗憾。结尾的“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则寄托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重聚,共度艰难时光的愿望。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