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十七首

· 张弼
客舟曾过箄溪道,乔木参天识世家。 义不拾遗称长者,孝能肯搆岂浮华。 綵衣群舞书香远,乌帽高峨圣泽奢。 玉笛山头骑鹤去,不胜矫首泪横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箄(pái)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世家:指世代显贵的家族。
  • 义不拾遗:指有道德的人不会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形容品德高尚。
  • 长者:指有德行的人。
  • 孝能肯搆:指孝顺且有能力建造(房屋),搆(gòu)指建造。
  • 浮华:指虚浮不实的华丽外表。
  • 綵(cǎi)衣: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书香:指读书的风气或文化气息。
  • 乌帽: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或显贵。
  • 圣泽:指皇帝的恩泽。
  • :过多,过度。
  • 玉笛:指精美的笛子。
  • 骑鹤:传说中仙人骑鹤升天,这里指仙逝或超脱尘世。
  • 矫首:抬头。
  • 泪横斜:泪水横流,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我曾乘坐客船经过箄溪的道路,那里参天的大树让我认出了这是一个世代显贵的家族。这个家族的人以不拾遗失之物而著称,他们的孝行和建房能力绝非虚浮的华丽外表。家族中穿着华丽衣服的孩子们在书香中欢舞,戴着高高的乌帽的显贵们享受着皇帝的过多恩泽。如今,家族中有人像仙人一样吹着玉笛骑鹤而去,我不禁抬头望天,泪水横流,感到无比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个世家大族的描绘,展现了其显赫的地位和高尚的品德。诗中“乔木参天识世家”一句,以自然景象象征家族的繁荣昌盛。后文通过对家族成员行为的描述,如“义不拾遗”、“孝能肯搆”,强调了家族的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结尾处的“玉笛山头骑鹤去”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不胜矫首泪横斜”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变迁的深切感慨和无尽的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耀的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