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母墓

半溪危石咽流泉,不为斜阳始寂然。 遗得棬杯空有恨,荐将蔬水尚无田。 断云寒影含山雨,细草啼痕化杜鹃。 夜夜梦魂曾独到,路长春暗绿杨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省母墓:指前往母亲的墓地。
  • 半溪:指溪流的一半,形容溪水流经的地方。
  • 危石:高耸的石头。
  • 咽流泉:形容泉水流过石头时发出的声音,如同哽咽。
  • 斜阳:夕阳。
  • 寂然:静悄悄的,没有声音。
  • 遗得:留下。
  • 棬杯:古代的一种酒杯。
  • 荐将:祭奠。
  • 蔬水:简单的素食和水,指简朴的祭品。
  • 断云:断裂的云彩,形容云彩的形状。
  • 寒影:寒冷的影子,指云彩的阴影。
  • 含山雨:包含着山中的雨。
  • 细草啼痕:细草上的露珠,如同哭泣的痕迹。
  • 化杜鹃:变成了杜鹃鸟。
  • 梦魂:梦中的灵魂。
  • 曾独到:曾经独自到达。
  • 路长春暗:路途漫长,春天显得阴暗。
  • 绿杨烟:绿杨树间的雾气。

翻译

半溪的危石下,泉水流过发出哽咽的声音,即使没有斜阳的照射,这里也是静悄悄的。留下来的旧酒杯空留遗憾,祭奠时只有简单的素食和水,却连一块田地都没有。断裂的云彩带着山雨的寒影,细草上的露珠像是杜鹃鸟的啼痕。夜夜梦中,我的灵魂都曾独自来到这里,路途漫长,春天的绿杨树间弥漫着阴暗的烟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墓地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危石”、“咽流泉”、“断云”、“细草啼痕”等,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比“遗得棬杯”与“荐将蔬水尚无田”,突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