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洲妙高台怀客岁同游诸子

我登妙高台,下视万里流。 是时届孟春,野草尚未抽。 昨夜北风号,今晨莽萧飕。 林樾恣簸荡,溆屿乍沈浮。 日抱江鼍窟,天空海蜃楼。 远望忽不怡,眷然怀昔游。 我友青云姿,雅志挟九州。 振衣凌汗漫,晞发走崙邱。 尔时命俦侣,览物穷其幽。 登高发长啸,浩荡山灵愁。 良会不可再,孤唱难俱酬。 驱车殉微名,天路阻且修。 冱寒白日速,胡为牵百忧。 以兹动归心,理棹返沧洲。 贵者恒多营,贱者旷无求。 故人谁云故,新知终悠悠。 元运代晦明,遇合难预谋。 愿言奉芳躅,尽日豁心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妙高台:地名,可能是一座高台或山峰。
  •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 :这里指植物发芽。
  • 北风号:北风呼啸。
  • 莽萧飕:形容风声。
  • 林樾:树林。
  • 恣簸荡:随意摇摆。
  • 溆屿:水中的小岛。
  • 沈浮:沉没和浮起,形容不稳定。
  • 江鼍窟:江中的鳄鱼洞穴。
  • 海蜃楼: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景象。
  • 眷然:深情地。
  • 青云姿:比喻志向高远。
  • 汗漫:广阔无边。
  • 晞发:晒干头发,比喻远行。
  • 崙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命俦侣:召唤同伴。
  • 览物:观赏景物。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孤唱:独自吟唱。
  • 俱酬:共同应答。
  • 驱车:驾车。
  • :追求。
  • 微名:微小的名声。
  • 天路:比喻艰难的道路。
  • 冱寒:严寒。
  • 胡为:为何。
  • 牵百忧:牵动百般忧虑。
  • 动归心:触动归乡之情。
  • 理棹:整理船桨,准备行船。
  • 返沧洲:返回海边。
  • 多营:多有经营。
  • 旷无求:空旷无所求。
  • 元运:天命,时运。
  • 代晦明:交替出现阴暗和光明。
  • 遇合:遭遇和结合。
  • 预谋:预先谋划。
  • 芳躅:美好的足迹。
  • 豁心眸:开阔心胸和视野。

翻译

我登上妙高台,俯瞰万里江流。此时正值孟春,野草还未发芽。昨夜北风呼啸,今晨风声萧瑟。树林随意摇摆,水中小岛时隐时现。太阳照耀着江中的鳄鱼洞穴,天空映衬着海市蜃楼。远望忽感不悦,深情地怀念往昔的游历。我的朋友们志向高远,胸怀九州。他们振衣远行,晒干头发走过山川。那时我们召唤同伴,观赏景物探索其幽深之处。登高长啸,浩荡的山灵也为之愁苦。美好的聚会不再,独自吟唱难以得到回应。驾车追求微小的名声,道路艰难且漫长。严寒中白日迅速流逝,为何牵动百般忧虑。因此触动归乡之情,整理船桨返回海边。富贵者总是多有经营,贫贱者则空旷无所求。故人谁还如故,新知最终也悠悠。天命时运交替出现阴暗和光明,遭遇和结合难以预先谋划。愿言追随美好的足迹,尽日开阔心胸和视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妙高台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北风号”、“林樾恣簸荡”等,生动地再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进而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后文通过对友人志向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张应申

张应申,字维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