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怀宁兼寄蔡紫枢明府

故人试宰讼庭间,汝去宁辞道路艰。 问俗昔为舒子国,捲帘时见皖公山。 射蛟岂以登封至,控鹤虚传避锡还。 正好招携重怀古,百年踪迹拍浮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试宰:试用为官。
  • 问俗:询问风俗。
  • 舒子国:古代国名,此处指怀宁地区。
  • 皖公山:山名,位于安徽省怀宁县。
  • 射蛟:指汉武帝射蛟的典故,此处可能指汉武帝的功绩。
  • 登封:指帝王封禅,即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 控鹤:传说中仙人骑鹤,此处可能指仙人或高人。
  • 避锡:避开赐予的官职或荣誉。
  • 招携:招引朋友。
  •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物。
  •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 拍浮: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故人试用为官在讼庭之间,你去那里难道不嫌道路艰难吗? 询问当地的风俗,这里曾是古代的舒子国,卷起窗帘时常可以看到皖公山的景色。 汉武帝射蛟的壮举并非因为登封而来,传说中的仙人控鹤也只是避开了赐予的官职而还。 此时正是招引朋友重温古事的好时机,一生的踪迹就像漂泊不定的浮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往怀宁任职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通过“舒子国”、“皖公山”等地方特色,展现了怀宁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而“射蛟”、“控鹤”等典故则增添了诗意的深度。结尾的“招携重怀古”和“踪迹拍浮间”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张应申

张应申,字维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