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河水车流占孟津,征夫立马泪沾巾。 总怜似雪河边骨,尽是生前意气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下曲:古代乐府诗题,多描写边塞战争的情景和士兵的生活。
  • 张应申:明代诗人。
  • 孟津: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黄河渡口之一。
  • 征夫:指出征的士兵。
  • 立马:停马站立。
  •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巾。
  • 似雪河边骨:比喻战死士兵的尸骨,像雪一样白。
  • 意气人:指有志气、有抱负的人。

翻译

黄河水如车流般奔腾在孟津,出征的士兵停马站立,泪水沾湿了手巾。总是怜悯那些像雪一样白的河边尸骨,他们生前都是有志气、有抱负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惨命运。通过“河水车流占孟津”的壮阔景象,与“征夫立马泪沾巾”的哀伤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无情和士兵的无奈。后两句“总怜似雪河边骨,尽是生前意气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战死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张应申

张应申,字维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