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昆彦

白马隐吴门,光迅如匹练。 向非鲁仲尼,在远焉能辨。 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 讵无万里心,跬步坐自眩。 燕玉杂璠玙,隋珠故捐贱。 得失中自知,畴能晰其变。 揆余二三子,唯然规前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马隐吴门:指白色的马在吴地的城门附近隐约可见。
  • 光迅如匹练:形容马跑得非常快,像一匹展开的绸缎。
  • 鲁仲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风雅日以替:风雅之事逐渐被替代。
  • 歧路日以衍:歧路,指分岔的道路;衍,扩展。
  • 讵无万里心:讵,岂;万里心,指远大的志向。
  • 跬步坐自眩:跬步,半步;坐,自然地;眩,迷惑。
  • 燕玉杂璠玙:燕玉,指燕地的玉;璠玙,美玉。
  • 隋珠故捐贱:隋珠,指隋朝的珍珠;捐贱,被抛弃而显得不值钱。
  • 得失中自知:在得失之间自己最清楚。
  • 揆余二三子:揆,度量;余,我;二三子,指几个人。
  • 唯然规前彦:唯然,只是;规,效法;前彦,前贤。

翻译

白色的马在吴地的城门附近隐约可见,它奔跑得非常快,就像一匹展开的绸缎。如果不是孔子那样的人物,在远处怎能分辨清楚。风雅之事逐渐被替代,分岔的道路越来越多。难道没有远大的志向吗?但半步之遥就自然感到迷惑。燕地的玉与美玉混杂,隋朝的珍珠被抛弃而显得不值钱。在得失之间自己最清楚,谁能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变化。我度量着我们这几个人,只是效法前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马、风雅、歧路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志向的感慨。诗中“白马隐吴门,光迅如匹练”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速度与远方的关系,而“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个人选择的困境。最后,诗人通过“揆余二三子,唯然规前彦”表达了自己及同伴们对前贤的敬仰和效法之志,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许。

张应申

张应申,字维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