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愁入银缸秋夜长,金刀玉尺总凄凉。 从来闺里流黄月,不减卢龙塞上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缸:银制的灯盏。
  • 金刀玉尺:金质的剪刀和玉制的尺子,这里象征着裁缝的工具。
  • 闺里:指女子的内室。
  • 流黄:指黄色的丝织品,这里可能指女子的衣物或织物。
  • 卢龙塞:古代边塞名,位于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这里代表边疆。

翻译

秋夜漫长,愁思如潮涌入银灯的光晕中,金刀和玉尺在手,却只感到无尽的凄凉。 自古以来,闺房中的黄色月光,虽温柔却也带着哀愁,不亚于卢龙塞上那冰冷的霜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夜的银灯、金刀玉尺等意象,描绘了深闺女子的孤寂与愁思。诗中“愁入银缸秋夜长”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又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无尽忧愁。后两句将闺中的月光与塞上的霜相比,巧妙地表达了女子虽身处闺中,但内心的哀愁却与边塞的战士无异,展现了女子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与牵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表达了明代女性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情感世界。

张应申

张应申,字维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