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雅集为赵王作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
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
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
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
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
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
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
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彯缨(piāo yīng):飘动的帽带。
- 散帙(sàn zhì):打开书帙,借指读书。
- 嵩丘(sōng qiū):即嵩山。
- 开尊:开酒器,指饮酒。
- 授简:给予书写工具,指写作。
- 景物寰中胜:指世间美景。
- 烟雾象外幽:形容景色幽深,如同在烟雾之外。
- 竹园空赞述:指竹园虽美,却无人赞美。
- 桂树谩淹留:桂树虽香,却无人停留欣赏。
- 奕叶屏藩重:指家族世代为官,地位显赫。
- 宗支礼数优:指宗族分支中的礼仪规矩十分讲究。
- 清时多赋诵:指在清明时代,人们多有诗文创作和吟诵。
- 况乃集应刘:何况是聚集了应劭和刘桢这样的才子。
翻译
魏氏以文雅著称,邺宫常常举行宴会游玩。贤王开设府邸,异代继承了风流。这里的地理位置如同三台旧地,人们仿佛是七子的同伴。飘动的帽带俯瞰漳水,打开书帙对着嵩山。珍奇的树木环绕书阁,仙鹤飞离画楼。在明月之夜开酒器饮酒,在白云秋日给予书写工具写作。景物是世间最美的,烟雾之外的景色幽深。竹园虽美却无人赞美,桂树虽香却无人停留欣赏。家族世代为官,地位显赫,宗族分支中的礼仪规矩十分讲究。在清明时代,人们多有诗文创作和吟诵,何况是聚集了应劭和刘桢这样的才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魏氏家族的文雅生活和邺宫的宴游盛况,通过对比旧地与现今,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和文化的传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珍木、仙禽、明月、白云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通过对竹园和桂树的描写,表达了美景无人欣赏的遗憾。最后,诗人强调了清明时代文化繁荣,聚集了众多才子,展现了时代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