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燕都贻诸弟
束发屏丘壑,吟讽百氏书。
饮河期知足,择木不愿馀。
中岁出干禄,幸侍承明庐。
才非张廷尉,尺简日夕劬。
负疴蒙主恩,解组返里闾。
是时秋冬交,草木亦扶疏。
登堂展言宴,酌醴复烹鱼。
奈何三载暌,今喜奉潘舆。
短剑尚菅蒯,被褐无完裾。
相顾惊终窭,胡乃赋归与。
长叹思古人,拙宦宁独予。
对圭返袂遁,瓶粟常晏如。
贵或轻沙砾,贱或重璠玙。
况兹蹇劣质,岂希万石储。
物理互荣谢,天运有盈虚。
北山足芝术,岁晏聊荷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束发:指成年。古代男子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以“束发”指代成童。
- 屏:隐居。
- 丘壑:山陵和溪谷,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也指隐居。
- 吟讽:吟咏讽诵,指读书。
- 百氏书:百家之书,泛指各种书籍。
- 饮河:比喻需求有限,容易满足。
- 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 择木:比喻选择好的依靠或归宿。
- 干禄:求取官职。
- 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后用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
- 尺简:指文书、书信。
- 日夕:日夜。
- 劬:劳苦。
- 负疴:患病。
- 解组:解下印绶,指辞去官职。
- 里闾:乡里。
-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展言宴:设宴交谈。
- 酌醴:酌酒。
- 烹鱼:烹饪鱼类,泛指准备食物。
- 暌:分离。
- 奉潘舆:指奉养父母。潘舆,古代一种可以坐乘的小车,后用作养亲的典故。
- 菅蒯:草鞋,比喻粗陋的衣物。
- 被褐:穿着粗布衣服,指生活简朴。
- 终窭:始终贫困。
- 赋归与:指归隐。
- 拙宦:不善为官,指官场不得意。
- 对圭:指对答如流,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
- 返袂:指归隐。袂,衣袖。
- 晏如:安然。
- 璠玙:美玉,比喻珍贵。
- 蹇劣:困顿不顺。
- 万石储:指丰厚的俸禄。
- 物理:事物的道理。
- 北山:泛指隐居的山林。
- 芝术:泛指草药。
- 岁晏:年末。
- 荷锄:扛着锄头,指务农。
翻译
自幼隐居山水间,吟咏百家书籍。满足于有限的需求,选择好的归宿而不贪多。中年时为了求官,有幸在朝中任职。虽然才干不及张廷尉,但日夜勤于文书工作。因病蒙受皇恩,辞去官职回到故乡。那时正值秋冬交替,草木依旧茂盛。在家中设宴交谈,酌酒烹鱼。三年未见,今日喜迎父母。穿着简陋的衣物,始终贫困。相顾惊讶,为何要归隐。长叹思念古人,难道只有我官场不得意吗?对答如流后归隐,家中粮食虽少却安然。珍贵的东西或许被轻视,而普通的东西或许被看重。何况我这困顿不顺的资质,怎能期望得到丰厚的俸禄。事物的道理相互影响,天命有盈有亏。北山中有草药,年末时扛锄头去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中,“束发屏丘壑”至“择木不愿馀”描绘了诗人早年的隐居生活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随后的“中岁出干禄”至“解组返里闾”则叙述了诗人中年为官的经历和因病辞官的情景。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