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夕阳惨澹众芳歇,木叶脱尽群山高。
一尊万里坐超忽,浮生如此亦已劳。
君来暑深去秋杪,意气自谓凌风涛。
醉挥彩笔时侧目,况复过从鞬与櫜。
青袍凋敝犹未售,古今扼腕多英髦。
幕中校艺万夫敌,衔杯出塞谁称豪!
问天天欲何为者,高阳大名遽相假!
逸态常留山简前,壮心不在少卿下。
朔风归渡延平津,何日风尘手重把?
君王更起黄金台,会见东南至天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惨澹(cǎn dàn):暗淡无光。
- 坐超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秋杪(qiū miǎo):秋末。
- 意气:意志和气概。
- 凌风涛:比喻意志坚强,能克服困难。
- 彩笔:指文采斐然的笔。
- 侧目:斜眼看,形容敬畏或不满。
- 过从:往来,交往。
- 鞬櫜(jiàn gāo):古代盛弓箭的器具。
- 青袍:指士人或官员的服饰。
- 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或惋惜。
- 英髦(máo):英俊之士。
- 校艺:比试武艺。
- 衔杯:指饮酒。
- 高阳:指高雅的阳刚之气。
- 山简:山中的简朴生活。
- 少卿: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少卿。
- 延平津:地名,今福建南平市。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招贤之地。
- 天马:指英才。
翻译
夕阳暗淡,花儿凋谢,树叶落尽,群山显得更高。 举杯共饮,万里之外,时光匆匆,人生如此,也已足够辛劳。 你来时正值盛夏,离去已是深秋,意志坚定,自谓能战胜风浪。 醉中挥洒彩笔,时而斜眼旁观,何况还有往来携带弓箭的交往。 青袍虽破旧,尚未得到重用,古今多少英俊之士,都曾扼腕叹息。 在幕中比试武艺,无人能敌,饮酒出塞,谁能称豪! 问天,天意何在,高雅的阳刚之气,大名鼎鼎,却轻易被借用! 逸态常留于山中简朴之前,壮心不亚于某位少卿之下。 北风归渡延平津,何日再握手于风尘之中? 君王再起黄金台,将会见到东南至天马般的英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下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夏秋两季的变迁,表达了时光易逝和人生劳苦的感慨。诗中,“意气自谓凌风涛”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豪迈的气概。后文通过对武艺、饮酒的描写,以及对英才未被重用的惋惜,抒发了对时代英雄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