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某隐君歌

· 张弼
闽山隐君徵不起,共把诗书淑乡里。坐看流光七十回,苍颜皓发如黄绮。 阿威玉斧绣衣裳,远寄新词劝寿觞。世间万事何足论共须,更醉三万六千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君:隐居的君子,指隐士。
  • 徵不起:徵召而不应,指不应朝廷的征召。
  • :美好的,这里指教育、熏陶。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七十回:指七十岁。
  • 苍颜皓发:苍老的面容和白色的头发。
  • 黄绮:黄色的丝绸和绮丽的织物,比喻老人的白发如丝。
  • 阿威:人名,可能指隐君的弟子或亲友。
  • 玉斧:玉制的斧头,象征尊贵。
  • 绣衣裳:绣有图案的华丽衣服。
  • 新词:新的诗文。
  • 劝寿觞:劝酒,祝寿。
  • 三万六千场:比喻很多次,这里指很多年。

翻译

闽山中的隐士君子不应朝廷的征召,共同致力于用诗书来熏陶乡里。坐看时光流逝七十载,苍老的面容和白发如同黄色的丝绸和绮丽的织物。 阿威身着玉斧装饰的绣衣裳,远道寄来新的诗文劝我举杯祝寿。世间万事不值得过多讨论,我们只需共醉三万六千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闽山隐士的高洁品格和对乡里的教育贡献,同时表达了对隐士长寿的祝愿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共把诗书淑乡里”展现了隐士的文化影响力,“苍颜皓发如黄绮”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士的老年形象。结尾的“共醉三万六千场”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