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头寄兴

寻真偶过大明庵,斗径纡回步不堪。 傍竹幽禽啼欲暮,眠云老衲梦初酣。 归心时逐江流急,逸兴春从树色贪。 更欲振衣千仞去,笑将行止与琴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寻真:寻找真理或真谛。
  • 大明庵:庵名,指一座寺庙。
  • 斗径:曲折的小路。
  • 纡回:曲折回旋。
  • 步不堪:行走艰难。
  • 傍竹:靠近竹林。
  • 幽禽:隐秘的鸟类。
  • 啼欲暮:啼叫声预示着傍晚的来临。
  • 眠云:形容老僧如云般悠闲自在。
  • 老衲:老僧的自称。
  • 梦初酣:梦刚开始,睡得很沉。
  • 归心:归家的念头。
  • 时逐:随着。
  • 江流急:江水流速快。
  • 逸兴:闲适的心情。
  • 春从树色贪:春天被树的颜色所吸引。
  • 振衣:振作精神,准备行动。
  • 千仞:极高的地方,比喻高山。
  • 笑将行止与琴弹:笑着将行动和停止与弹琴相比。

翻译

偶然寻找真理,我来到了大明庵,曲折的小路让我行走艰难。 靠近竹林的地方,隐秘的鸟儿啼叫,预示着傍晚的来临,而悠闲自在的老僧正在沉睡中。 归家的念头随着急流的江水而变得迫切,闲适的心情则被春天的树色所吸引。 我更想振作精神,登上高山之巅,笑着将我的行动与停止比作弹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寻找真理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寻真偶过大明庵”一句,既表明了诗人的目的,又引出了后续的景致描写。通过“斗径纡回”、“傍竹幽禽”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傍晚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归心”与“逸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结尾的“笑将行止与琴弹”则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张希载

张希载,字博之,一字柏山。顺德人。明武宗正德贡生,官攸县教谕。尝师事献章。隐居西樵山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