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鱼城:指重庆,因其地形似鱼而得名。
- 块:这里形容城池的坚固。
- 江安:指长江边。
- 叠鼓鸣笳:形容军乐声,叠鼓指连续敲鼓,鸣笳指吹奏笳(一种古代乐器)。
- 好官:贤能的官员。
- 百粤:指广东、广西一带,古称百粤之地。
- 飞霜:比喻严酷的考验或艰难。
- 千载遇:千年难遇的机会。
-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明月:明亮的月光。
- 万家看:家家户户都能看到。
- 高怀:高尚的情怀。
- 榑桑剑:榑(fú)桑,古代传说中的神木,榑桑剑比喻高贵的武器或象征权力。
- 苦节:坚守节操,不屈不挠。
- 苜蓿盘:苜蓿(mù xu),一种植物,苜蓿盘比喻简朴的生活。
- 虞山:山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也可能是泛指。
- 春似海:形容春天景色繁盛,如同海洋一般广阔。
- 绣衣綵服:华丽的衣服,绣衣指绣有图案的衣服,綵服指五彩斑斓的衣服。
- 奉亲欢:侍奉父母,使他们快乐。
翻译
重庆城坚固如块,依傍在长江边,军乐声声,迎接贤能的官员。 广东广西一带虽有严酷的考验,但千年难遇的机会让家家户户都能看到九霄之上的明月。 怀有高尚情怀,渴望挂上象征权力的榑桑剑,坚守节操,不畏简朴的生活。 最令人欣喜的是虞山春色如海,穿着华丽衣服的人们侍奉父母,共享天伦之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庆城的坚固与长江的壮阔,通过“叠鼓鸣笳”等意象展现了迎接贤官的盛况。诗中“百粤飞霜”与“九霄明月”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地域的艰辛,又展现了机遇的美好。后两句则通过“高怀”与“苦节”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结尾的“虞山春似海”与“绣衣綵服”则描绘了春天的繁盛和家庭的欢乐,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