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良甫二守之京

· 张弼
青衫同作缙云郎,漂泊东南各一方。 旧事都成今日梦,壮怀不减少年狂。 江潮秋色供诗料,岭海蛮烟避剑芒。 京国故人如我问,尘缨久欲濯沧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衫:古代学子或低级官员的服装,这里指官员。
  • 缙云郎:指官员,缙云是古代官名。
  • 漂泊: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 壮怀:豪情壮志。
  • 剑芒:剑的锋芒,比喻危险或战争。
  • 尘缨:尘世的纷扰。
  • 濯沧浪:洗涤于沧浪之水,比喻洗去尘世的烦恼,追求清静。

翻译

我们曾一同身着青衫成为缙云的官员,漂泊在东南各地,各自一方。 过去的事情如今都成了梦境,但我们的豪情壮志并未因年岁的增长,而有所减少。 江边的潮水和秋天的景色为我们提供了写诗的素材,岭南的海域和蛮荒的烟雾则避开了战争的锋芒。 如果京城的老朋友们问起我,就告诉他们我渴望洗去尘世的纷扰,长久地沉浸在清静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同僚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诗中,“青衫”和“缙云郎”象征着诗人与姚良甫曾经的共同身份和经历,而“漂泊东南各一方”则描绘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诗人的“壮怀不减少年狂”展现了他不变的豪情壮志,而“江潮秋色供诗料”和“岭海蛮烟避剑芒”则分别以自然景色和避世隐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回避。最后,诗人通过“尘缨久欲濯沧浪”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