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岧峣 (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耸。
- 振衣:整理衣裳,比喻准备行动或表达决心。
- 淩 (líng):超越,凌驾。
- 爽籁:清脆的竹声。
- 梵放:指寺庙中的钟声或诵经声。
- 竹烟:竹林中的雾气。
翻译
站在高耸的山台上,整理衣裳,站立不动,长声呼啸,声音凌驾于秋日的天空之上。 傍晚的平台上,清新的树荫延伸得很远,林中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彼此相通。 云雾已经归去,樵夫的小路久已无人,寺庙中的钟声和诵经声在竹林的雾气中回荡。 坐得久了,真的忘记了世俗的世界,不知道还有谁与我一同在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台的静谧景象,通过高耸的山台、长啸的声音、清新的树荫和竹林的声响,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忘却尘世的情感。诗中“坐久真忘世,何知客与同”一句,深刻体现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张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