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 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 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 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 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 道丧邈中古,何以销我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kuī):观察,探察。
  • 衡度(héng dù):指天平的刻度,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或法则。
  • 代谢(dài xiè):指新旧交替,事物的更迭。
  • 玄化(xuán huà):指深奥的变化,天道的运行。
  • 恩雠(ēn chóu):恩怨,恩惠与仇恨。
  • 瞬休(shùn xiū):瞬间停止,形容变化迅速。
  • 尺坂(chǐ bǎn):小坡,比喻微小的障碍。
  • 摧轮(cuī lún):破坏车轮,比喻小障碍能造成大影响。
  • 积羽(jī yǔ):积聚的羽毛,比喻小事物积累起来可以造成重大后果。
  • 沉舟(chén zhōu):使船沉没,比喻小错误导致大灾难。
  • 冲波(chōng bō):冲击的波浪。
  • 宣房(xuān fáng):指宫殿,比喻重要的地方。
  • 涓涓(juān juān):细小的水流。
  • 萤爝(yíng jué):萤火虫的光,比喻微弱的光亮。
  • 柏梁(bǎi liáng):古代宫殿的梁木,比喻重要的结构。
  • 蓼虫(liǎo chóng):一种生活在水边的昆虫,比喻习惯于某种环境而不愿改变。
  • 桂蠹(guì dù):蛀食桂木的虫,比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 达士(dá shì):通达事理的人。
  • 委运(wěi yùn):顺应天命,随遇而安。
  • 壶丘(hú qiū):古代地名,此处指道家的思想。
  • 商容(shāng róng):商朝的容颜,比喻古代的智慧。
  • 守柔(shǒu róu):保持柔和,不争强好胜。

翻译

隐居在林中,我观察着天平的刻度,新旧事物的更迭是多么漫长。天道的运行难道不是仁慈的吗?但万物之间却充满了恩怨。怨恨的产生并非微不足道,因果报应难以瞬间停止。小坡能破坏车轮,积聚的羽毛也能使船沉没。冲击宫殿的波浪,起源于细小的水流。微弱的萤火虫光亮不消失,但宫殿的梁木却已成废墟。生活在水边的蓼虫习惯于不改变,蛀食桂木的虫子不明白停留的危险。因此,通达事理的人怀抱着顺应天命的心态,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壶丘的道家思想强调持后不争,商朝的智慧告诉我们保持柔和。道义丧失已久,如何消除我的忧愁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道义丧失的忧虑。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等,形象地说明了小事物的积累可以造成重大影响,强调了因果报应的必然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顺应天命、不争强好胜的道家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