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巾屦(jù):头巾和鞋子,代指日常服饰。巾是一种包头的织物;屦是古代用麻葛制成的鞋。
- 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
- 一钵囊:一个钵盂和行囊。钵,和尚乞食和修行用的器具;囊指行囊。
- 赞公房:本是指唐代诗人杜甫的朋友赞公居住的房舍,这里泛指僧房。
- 宴坐:安坐,静坐修行 。
- 观心:一种佛教修行方法,指观察自心以明心见性 。
- 不奈:无奈,承受不了 。
- 檐花:屋檐下的花朵。
- 抵死:非常,极其 。
翻译
戴着头巾,穿着鞋子,自在洒脱地带着钵盂和行囊,不妨暂且就住在这僧房之中。只是有些嫌弃在静坐观心修行的时候,无奈屋檐下的花朵香气太过浓郁,让人心神难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林院的经历与心境。开篇“巾屦翛然一钵囊,何妨且住赞公房”,塑造出一个洒脱自在、随遇而安的形象,仿佛能看到诗人带着简单的行囊,悠然走进僧房。“却嫌宴坐观心处”,话锋一转,点明在参禅静坐观心的情境之时,按常理本应宁静无扰,内心专注修行。然而“不奈檐花抵死香”,因檐花那浓郁袭人的香气打破了这份宁静,让诗人的心无法沉静。诗句质朴自然又饶有趣味,从深层次看,通过这种看似随意的叙述,反映出诗人在宁静修行与尘世纷繁的微妙纠葛,在看似矛盾的情境中,蕴含着内心对尘世美好眷恋与对修行清规的复杂情感,让诗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